于是,至迟到19世纪中叶,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拼配,开始在史料中有了明确记载。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记》中,在介绍了毛尖、芽茶、小满茶、谷花茶、紧团茶、女儿茶等诸多花色后,还记录有一种改造茶。“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所谓改造茶,就是把毛茶老嫩分开,把粗老茶团在里面包心,细嫩茶撒在外面盖面,然后蒸软后压制成形。这种制法改变了有史以来毛茶分季节、档次分别加工的单一形式,将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的茶叶混合加工,使低档茶的经济价值得以提升,同时也形成了后世拼配茶的雏形。这种方式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加工大宗货品的通用方式。所以,我们在这里谈论普洱茶的拼配问题,实际上也是在谈论茶行业的拼配问题。纵观整个茶行业,都存在拼配工艺。

现代《制茶学》中,拼配是茶叶加工技术措施之一,是将几种筛号的茶按比例拼和,配成为一种新的花色品种茶叶的技术操作过程,目的是尽量发挥各种原茶的优点,扬长补短,拼出符合标准样品质,并具一定数量的商品新茶,以满足客户对茶叶品质的需求。而匀堆,就是根据拼配的原茶比例,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的技术操作过程。或许是普洱茶太过耀眼的缘故,拼配和纯料的问题,在普洱茶身上被无限地放大了。现在许多人追山头、追纯料,我们秉承一种理解的态度。因为山头和纯料的背后,代表着的是不同风味,不同滋味口感的品饮感受。问题的关键是,当我们说起号级茶、印级茶,往往津津乐道。甚至我们说起孔雀、99易昌、99绿大树、88青等一众只有二三十年的茶来,都心神向往。孰不知,这些堪称经典的茶品,都是拼配下的精彩呈现。

拼配是为了更好的风味
无论是号级茶时代,还是印级茶、七子饼时代,拼配都是制茶流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甚至被厂家视为核心技术。普洱茶在名遍天下的号级茶时代,就已经走上真正的拼配之路。不仅按季节拼,还按级别拼、按区域拼。拼配的目的和技术要领,勐海茶厂老厂长邹炳良先生说得很清楚,那就是“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这12字要义,也一再被人们谈及拼配时引用。

点赞(0)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