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兵 牧弘书院 


茶馆,宋代时称茶肆、茶坊、茶楼或茶邸,是一种主要以售卖茶水,供顾客品茶赋闲、怡情养性的公共活动场所。我国的茶馆由来已久,《广陵耆老传》有出售茶水的记载:“晋元帝时(公元317—322年),有老耆,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粥之,市人竞买。”南北朝,品茶清谈之风兴起,当时已出现供人喝茶歇脚的茶寮,它可以说是茶馆的雏形了。现存关于茶馆的最早确切记载是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其文称:“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靡,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此以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皱、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则史料说明,唐玄宗时,至迟在唐代宗时(封演为玄、代宗时的人),北方的一些城市里已有茶馆。唐代虽有茶馆,但并不普及也不完善。至宋朝,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城市商业经济为茶馆的兴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据史料记载,汴京和临安的大街小巷,到处茶馆林立,甚至在偏僻的乡村小镇上也有茶馆。《水浒》第三十二回有“那清风镇上也有几座小勾栏茶坊酒肆”字句。宋代茶馆的兴盛不仅仅体现在茶馆分布广、数量多,而且还表现在茶客成分的多样、茶馆种类的繁多、茶馆经营机制日趋完善和茶馆功能多样化等多方面。

点赞(1)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