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创立于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土。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至隋唐达到鼎盛。茶道则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陆羽是一个弃婴,自幼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今天门市)龙盖寺内度过了他启蒙识字,习诵佛经的童年。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以及对僧人吃茶的记载。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得到了佛法真如的滋养。

禅茶一味
自第一位和尚吃茶开始,就有了茶禅一味。“茶禅一味”的正式提出源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始于善会和尚,成于圆悟克勤。善会(804—881年),唐咸通十一年受朝廷派遣住持夹山寺。他首倡“茶禅一味”,并自号佛曰。圆悟克勤(1063—1135年)早先师从成都圆明禅师学习经论,后至五祖处修行,成为一代宗师。宋徽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住持夹山寺,潜心研究禅与禅的关系,在善会的“夹山境”的基础上终于彻悟,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此墨宝由他的日本弟子带回日本,曾被一休和尚收藏,现存于日本京都大德寺内,视为日本茶道界的至宝而被珍藏。
名山有名寺,名寺产名茶。茶对于僧人来说,有三个用处。

(一)苦
佛教认为人生滋味为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佛的目的是让我们洞察在虚幻而短暂的幸福快乐背后,潜藏着无量诸苦,让我们正视人生的痛苦,并进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从根本上断除痛苦。茶因含有茶多酚,生物碱,性亦苦。我们在品茶时,苦尽甘来,常有回甘的感觉。这便是人生之真谛。

点赞(0)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