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或绘画与品茗相结合,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之道。习字作画时要求心神集中,祛除杂念,运气于周身,运力于腰、臂、腕、指,这样可舒筋活络,丰肌坚骨。工笔画、隶书、楷书沉重稳健,精细工巧,易使练习者情绪稳定,五体通泰;草书、行书、写意画,意在笔先,挥洒自如,易使练习者欢乐快活,激情澎湃,意气风发。所以《瓯北医话》说:“学书养心愈疾”,“舒胸中气,散心中郁,使人心胸豁达,气血调和,延年益寿。”    “诗”是才子本色,也是与茶联系最多的一艺。自古“酒添诗兴,茶润诗肠”,“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唐代颜真卿、陆士修等名士的《月夜啜茶联句》;宋代苏轼、苏辙两兄弟的煎茶唱和;元代名相耶律楚材的以诗“乞茶”;明代王翰的雪夜诗茶会;清代乾隆皇帝在重华宫召集大臣和翰林学士进行三清茶联句等,都是诗与茶结合的佳话。

书、画、诗与茶道养生相结合的另一种形式是借助名家诗词字画来营造高雅的品茗场所,特别是精心挑选的楹联、条幅、中堂均可为茶室画龙点睛,彰显茶室的文化底蕴,突出茶室的主题内涵。

用金石古玩布置茶室的意境,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人天生爱石,甚至爱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天塌下来,以石补天,石在这里是大智;中流砥柱或一石擎天,石在这里是大勇:卞和舍生忘死守护顽石,为后人留下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石在这里是真理:情谊坚贞的朋友古称“石友”,牢不可破的友情古称“石交”,爱情的誓言“海枯石烂”,石在这里是笃信;古代在村前巷口常立一石碑,上边刻着“石敢当”用于镇邪,石在这里是正义。古人认为“人与石共处,便可以大补元气,清心旺本,延年益寿.气质不凡”。明末清初的大文豪李涣苦口婆心地劝人种竹立石。他认为“人生在世,他病可有,俗不可有,得竹石两物,便可医俗”。苏东坡更怪,在他家的神龛上不供奉如来,也不供奉观音,却供着一块从河滩上捡回来的石头,爱石之心,莫过于斯。茶室中摆放一块奇石,在品茶时用心去感受石的沉静、石的安然、石的永恒,乃至石的脉动,让自己在茶香中吐故纳新,去污化陈,神会茶从风化的岩石中吸取的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你可能会像苏东坡一样,从石的亘古、石的无动、石的无心、石的无状、石的无声中,体会出从石到佛的觉悟境界,得到生命的顿悟。

(3)人境美

所谓人境,是指茶道养生的人文环境。明代张源在《茶录》中写道:“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会泛泛矣。独啜日幽、二客日胜、三四日趣、五六日泛、七八日施。”现代不少茶文化专家附会这个观点,甚至视之为金科玉律。其实这个观点是有时代局限性的,是片面的。现代社会十分重视和强调建立广泛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茶为媒,加强人与人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正是茶道养生的优越之处。在茶道养生时,根据人数的不同,我们可以营造出不同的人境:一是独品得神,二是对啜得趣,三是众饮得慧。

其一,独品得神。

 一个人品茶没有干扰,心更容易空灵虚静,精神更容易集中,情感更容易随着飘然四溢的茶香而升华,思想更容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独自品茶,实际上是茶人的心在与茶对话,与大自然对话,容易做到心驰宏宇,神交自然,能“原天地之美,而达到万物之理”,尽得中国茶道之神髓,所以称之为“独品得神”。

其二,对啜得趣。品茶不仅可以是人与自然的沟通,也可以是茶人之间心与心的互相沟通。邀一好友,无论是红颜知己还是肝胆兄弟,相对品茗时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松下品茗对弈,或幽窗啜茗谈诗,都是人生的趣事,所以称之为“对啜得趣”。

其三,众饮得慧。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众人品茗,人多、议论多、话题多、信息多。在茶艺馆清静幽雅的环境中,大家最容易打开“话匣子”,互相交流思想,启迪心智,学习到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所以称之为“众饮得慧”。

在茶道养生过程中,只要把握茶道真谛,无论人多人少都可以营造出使人感到亲切、温馨的美好人境。

点赞(0)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